为深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锡林郭勒盟中级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以群众满意作为工作开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出十项便民承诺:
01全面落实立案登记制
坚决杜绝有案不立、拖延立案、限号立案,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立案时,咨询立案或者立案材料不全的,一次性告知当事人立案流程、时限和所需资料,努力做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对不符合立案规定的事项,耐心做好解答释明工作。
02完善“智能化”诉讼服务
设置诉讼服务一体机、虚拟引导、3D法庭导航、自助阅卷、自助打印文书、诉讼风险评估和智能云柜等设备,依托“12368”诉讼服务热线、内蒙古移动“微法院”、网上立案平台、跨域立案平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信息化平台,提升诉讼服务质效,努力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03提供“码”上缴服务
在诉讼服务中心立案窗口提供法院专用二维码,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通过现场扫码即可实现即时缴费,该支付方式支持微信、支付宝、银联在内的多项支付平台。
04从细节处便民利民
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便民小站”,免费提供纸笔、老花镜、手机充电设备、雨伞、轮椅、针线盒、医药箱、电脑、打印复印一体机等便民用品。在安检处增设“便民服务角”,免费为群众提供一次性口罩、消毒洗手液和一次性医用手套等防疫用品以及医疗箱等应急用品。
05特殊群体特殊关爱
畅通涉企、涉军、涉农、农民工工资、老弱群体等诉讼服务绿色通道,依法落实诉讼费用减缓免政策,为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依法减免缓收诉讼费。对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申请执行人生活困难的,按程序对申请执行人予以司法救助,切实让当事人感受司法温度。
06及时回应群众信访诉求
扎实推进中央巡视组巡视交办案件办理、集中治理重复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和“解决信访问题年”专项活动,采取领导干部约访、下访、包案、集中攻坚等措施,着力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确保涉诉信访案件及时、妥善化解。
07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紧紧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开辟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融入司法办案中,把服务措施落实到具体案件上。出台为全盟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助推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08全力兑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牢牢坚持为民执行、善意执行、高效执行的工作理念,依托信息化手段,运用好“智慧执行”App,努力破解“人难找物难查、信息沟通不畅”难题。开展专项执行行动,集中执结涉民生、涉金融、涉企业等执行案件,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09让群众更多了解、参与、监督司法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法网上公开案件信息、庭审直播和裁判文书,切实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和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努力使司法活动能让群众看得见、听得到、可感受。
10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组织开展“送法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牧区(农村)、进机关、进军营”,通过宣讲《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以案释法、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等,有效提升群众法治素养,为营造学法守法遵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