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双百”攻坚|蒙马奔腾】太仆寺旗法院:“一站式”建设太“给力”!
作者:太仆寺旗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2021-12-29 15:20:44 打印 字号: | |



自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太仆寺旗法院对标“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 24字要求,突出“一站、集约、集成、在线、融合”5个关键,积极谋划、狠抓落实,扎实推进“一站式”建设。

  • 智慧赋能,诉讼服务提档升级


智能化诉讼服务提档升级。科学划分诉讼服务中心功能区域,不断强化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律师服务平台的应用力度,聚合内蒙古移动微法院、集约化送达平台、网上保全系统、委托鉴定平台、道交一体化平台功能,为当事人提供立案、查询、交费、庭审、保全、委托鉴定等全方位在线诉讼服务,全力推动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为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的综合性诉讼服务平台。2021年以来,共网上立案678件,占一审立案量的43.77%。


画好“线上线下”同心圆。以减轻当事人问累、诉累、跑累为出发点,太仆寺旗法院融合“线上”“线下”功能,不断推动诉讼服务高效便民。目前,太仆寺旗法院共聘请8名特邀调解员和13 家特邀调解组织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诉前调解成功率达到89.40%,涉案款项320余万元,为当事人节省诉讼费40余万元。通过律师平台立案94件,律师满意度评价达95%。12368诉讼服务热线实时在线,共接单209起,满意程度中“非常满意”评价176起,来电事项办结率达100%。


集约送达助跑加速。为有效解决送达难问题,成立了“集约送达中心”,由专人负责,将传统送达方式与信息化送达方式相结合,通过电子送达、电话送达、邮寄送达等方式,构建了“线上为主、线下为辅、全程留痕”的送达新模式,助推审判效率实现新突破。


做优平台提质效。将诉讼服务质效平台作为重点工程来抓,对照多元解纷、分调裁审、立案服务、审判辅助、涉诉信访五方面工作,逐项分析平台各项指标具体要求、得分标准,精准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改进,全面查漏补缺,确保各项指标高位运行,连续两年太仆寺旗法院“一站式”建设质效评估指标得分位于全区法院前列。


  • 抓品牌优服务,多元聚力解纷


织密立案分流“过滤网”,实现诉调无缝对接。灵活运用“诉调对接系统”,立案时对符合诉前调解的案件,直接推送至在线调解平台,启动诉前调解程序,完成第一次对接;调解完毕后,在系统中一键转入立案,当场出具司法确认书或调解书完成送达。调解不成的,以相同方式转入立案,调解过程中生成的笔录等材料同步转为诉讼电子卷宗,完成第二次对接,实现了诉调无缝对接。

 

发挥“品牌效应”,深化诉源治理。成立了“金慨工作室”,横向对接交警队、妇联、司法局、住建局、卫健委等基层综治单位,充分运用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诉前调解平台、人民调解平台等解纷平台,整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网格员、律师等力量,创建了1个“无诉社区”,和2个“无诉村”,并组建由社区(村)干部、人民调解员、司法所、网格员等多方主体的“无诉工作团队”,积极推动法院由终端裁决向源头防控延伸,让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诉前。


“一心多站”全覆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在7个苏木乡镇分别建成了集远程咨询、远程调解、远程接访、远程立案、远程庭审和巡回审理等职能为一体的诉讼服务站,构建了“一站多点、全区域覆盖、网络运行、就近服务”的半小时诉讼服务圈,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使乡村、牧区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法院信息化诉讼服务带来的便利。

成立“速裁+快审”团队,打造审判"快车道"。先后成立了以党员法官和青年法官助理为主力的“1+1+1”(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模式的速裁团队和快审团队,对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案件实行速裁快审,同时简化立案、送达、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2021年,速裁团队和快审团队共受理各类案件1346件,占全院新收诉讼案件的67.23%,结案率95.25%,平均审理天数分别为11.2和23.2天,较普通案件缩短15天,14项审判执行指标趋优向好。 


  • 立足新起点,开创新局面

下一步,太仆寺旗法院将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力为人民群众提供集约高效、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司法服务,奋力推动“一站式”建设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