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迎接二十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以来, 锡林浩特市人民法院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紧紧围绕集中学习、研讨检视、整改提升三个阶段的具体要求和规定时限,立足审判职能,不断优化各项工作举措,以实际行动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稳步健康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司法保障护航作用。
为切实保障大讨论活动走深走实,了解和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该院先后2次深入8家企业开展走访座谈,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听取各企业的司法需求,收集汇总各企业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共5个方面12条,并对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认真解答,使企业全方位了解法院在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所采取的各项保障措施,帮助企业进一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优化涉企保障,该院积极开展涉企“长期未结案件清积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建立规章制度8项,修订完善制度1项,成功调解129件涉企案件,涉案总标的254.39万元;执结涉企案件161件,执行到位1851.49万元。同时,为不断提高司法服务保障水平,该院增设互联网法庭等信息化项目,新建4个互联网法庭、4个在线调解室、2个科技法庭、2个诉讼服务远程柜台、1个远程提讯系统,大讨论活动期间,利用互联网云开庭61件。
扎实开展教育警示活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筛选具有典型意义的相关案件进行深刻剖析、以案为鉴。该院多次开展教育警示大会,通报相关部门多起涉企、涉执行等多领域的违规违纪典型案例,并收集梳理涉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2篇,充分做到以案为鉴、以案促学、以案促改。
提高政治站位,打牢思想基础。组织全体干警集中学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上级工作要求以及全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等内容,积极参加全盟政法系统“迎接二十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网络培训,认真聆听《加强数字化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和《强化司法保护力度,优化营商司法环境》案例分析等课程。详细制定理论学习计划,将学习内容细化到每个篇目,由各部门组织本部门干警利用下午下班后的一小时开展集中学习活动,认真研读学习资料,扎实做好学习笔记。通过集中学习,全体干警进一步深化了认识、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为扎实开展大讨论活动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开通涉企诉讼“绿色直通车”。落实“诉讼服务指尖办、审判执行云上走”的服务理念,在诉讼服务中优先为企业诉讼立案提供服务,压缩涉企案件立案时效,将原本需要7个工作日办理的立案流程,缩减为当日申请、当日立案。该院自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以来至3月23日,共完成涉企快速立案523件,网上立案510件。讼“绿色直通车”。落实让“诉讼服务指尖办、审判执行云上走”的服务理念,在诉讼服务中优先为企业诉讼立案提供服务,压缩涉企案件立案时效,将原本需要7个工作日办理的立案流程,缩减为当日申请、当日立案。该院自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以来至3月23日,共完成涉企快速立案523件,网上立案510件。
打好破产案件审理提速增效“组合拳”。立足工作实际,组建法律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的专业审判团队,在人员和物资保障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充分发挥破产案件专业化审判优势。
深入推进“一站式”建设。完成了诉讼服务中心改造升级,增设服务窗口,配齐工作人员,增加多元调解室等专用调解场所,增设测温刷脸一体机、排队取号机等智能化设备,配置休息座椅、电子显示屏、笔墨纸张等便民设施,功能更加完备,布局更加合理,切切实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一站式”诉讼服务带来的便利。
排查梳理涉企长期未结案件。院党组高度重视案件办理效率对营商环境的影响,组织审判管理部门对涉企长期未结案件进行梳理排查,由各承办法官逐案汇报办理涉企长期未结案件遇到的困难,研究提出针对性措施。
下一步,锡林浩特市人民法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厚植实干精神,千方百计解决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司法服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