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锡林郭勒盟中级人民法院研发的“一体化管理存储司法建议信息的方法及平台”获国家发明专利,此专利系内蒙古自治区法院系统首次获得国家专利。
有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的“智库”之称的司法建议,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尚无统一的司法建议存储平台,未实现信息化审批的管理流程。锡盟中院研发的司法建议信息系统运用信息技术使司法建议步入信息化、规范化轨道。
在线审批,规范流程
司法建议信息平台上确定了起草、核稿及签发等线上审批程序,由工作人员起草,部门领导核稿,分管院长签发(向政府机关发送的重要司法建议书或者审判委员会决定发送的司法建议书由院长签发)。进一步明确了司法建议发布的各个环节,使司法建议审判流程规范化运行。
随时统计,精准报表
根据全盟法院司法建议情况,司法建议信息平台每个季度形成一份季度报表。季度报表中可以对中院及辖区法院发出的司法建议按照发出部门、建议对象、不同类型、针对的问题以及反馈情况进行精准统计,有助于对法院发出的司法建议进行精确的数量分析,强化宏观指导。
上下联通,平台管理
在司法建议信息平台上,两级法院都设立了独立的信息版块,设立专门的管理员对本单位的司法建议版块进行上传与管理。同时,两级法院工作于一个信息平台,在信息平台上中级法院拥有最高管理权限,对全盟法院管理指导。
信息存档,无纸办公
经过一定的上传流程,司法建议会长期保存于信息平台上,实现司法建议的电子存档。同时,在收到被建议单位的反馈后,可以通过扫描的形式上传反馈,使信息反馈一并存档,便利了司法建议信息存档查询,进一步推进了无纸化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