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学习弘扬英模精神】额日登其其格:手持正义天平 守护心中草原
作者: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6-30 09:14:54 打印 字号: | |

额日登其其格在

全盟政法英模事迹报告会上的发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太仆寺旗人民法院的一名普通员额法官,我叫额日登其其格。我汇报的题目是“手持正义天平 守护心中草原”。
1988年,我参加工作来到太仆寺旗,随后便扎根在这片水草丰美的草原,至今已三十五年。我名字的汉语意思是宝贵的花朵。周围的人总是笑称,这朵宝贵的花朵从巴彦淖尔的草原移植到了锡林郭勒的草原,不但没有水土不服,反而更加生机勃勃了!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分享在工作中的收获和体会:
一、坚守初心,让法治之花在草原盛开
草原滋养了我,更让我在职业生涯中体会了一下“红”的感觉。前段时间通过一个短视频我被大众所熟知,大家亲切的称我是“马背上的法官”。我给大家讲讲其中的故事,当时正值夏季,我们需要去牧区草场为牧民调解案件,骑马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想轻装上阵更有亲和力,能让当事人消除对立情绪,为后续的调解工作做基础。二是我们不想破坏草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应从点滴做起,这一举动被同事记录了下来,于是有了后来大家熟知的“马背上的法官”这一称号。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这段小视频获得了全国各地网友的关注与喜爱,我因此接到过中央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的访谈邀约,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治频道录制的《红色法庭百年志》等节目,一开始我担心自己日常的工作不足以在这样大的平台上宣传,担心自己不能讲好基层法官的故事,然而当我与这些平台真正接触的时候,我的想法改变了,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不是华丽的语言,而是踏实而质朴的工作。我要做的是将我们工作中真实的所见所闻所感传达出去,将像我一样的千千万万个基层法官的工作经验分享给大众,让法治之花盛开在草原。
“马背上的法官”不仅仅有跨越山海、骑马溜索、破浪踏雪“背着国徽去审判”这样的“高光时刻”,更多的时候,它代表着我们基层法官对家长里短的耐心,对田间地头矛盾纠纷的执着。
2021年6月,我审理了一起离婚案件。原、被告均同意离婚,但对家庭财产的分割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婚姻存续期间未生育子女,但是却共同“抚养”了180只“羊孩子”,而这些羊孩子的身份还不尽相同。被告在与原告结婚前有100只羊,夫妻共同经营羊群壮大至180只,离婚时,双方均对80只“孳息羊”主张权利,都认为自己付出的心血更多,更应多分。180只羊虽算不上巨额财产,但分羊的过程却绝不轻松。那天我和助理、书记员早早来到牧区,尽管我们三名女干警在分羊的过程中对可爱的小羊“尽显柔情”,但惊慌失措的羊群像商量好了一样四处乱蹦乱跳,我们对这些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小羊发起了愁,明明这只是在原告的羊群里,怎么一不留神就偷跑到了被告的阵营?这可愁坏了我们的助理和书记员小同志,无计可施的时候,我看到了墙角有一罐红漆,于是我“就地取材”,拜托几名老乡先将大羊标记、打号、分群,乡亲们用手抱、肩扛、拖拽的方式成功分离出20只大羊,小羊也都顺利地跟随着自己的妈妈前往新的生活环境,最后对无人认领的公羊在进行数量上的平衡,原、被告对这样分割结果均表示满意。清早出发,历经数小时奋战,收获一身羊毛、一脚羊粪,这场财产分割“大战”终于圆满落下帷幕。分羊事虽小,但此案的圆满处理不仅缩减了执行环节,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柔性地化解了家庭矛盾的同时,还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赢得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我想这就是“马背上的法官”真正含义,没有闪光灯的角落,闪耀着的是每一位法院工作者的光辉。
二、坚定信念,党员没有退休年龄
在来家事法庭前,我曾是一名刑事法官,2005年我开始了刑事审判工作,刑事审判工作是我的审判之师,从第一次拿起神圣法槌,到能够胸有成竹地驾驭庭审,我付出了汗水,也收获了自我认同的成就感。记得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中,压力确实很大,常常失眠,头发一把一把地落,但是我一直告诉自己“要抗住”!在审理一起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涉恶案件期间,我与合议庭成员加班加点阅卷、召开庭前会议、调取证据等,身体最终吃不消了,连续几天高烧不退,医生跟我说必须住院治疗,但案件开庭已定,我咬咬牙让医生给我输上液,我把输液瓶带到了办公室,一边输液一边把最后的材料看完了,心里的大石头也落地了。
开完庭的很长一段时间,我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时常会不明原因的发烧,后来我常常跟周围的同事们说,工作的基础是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经常对年轻人讲要“快乐工作,健康生活”,我现在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得很好,因为我想即使以后退休了,我还要在热爱的领域继续奋斗,解决纠纷没有退休年龄,为党工作更没有退休年龄!
三、坚守理想,家事大如天
2021年,我离开刑事审判的岗位,到家事审判团队负责审理家事类案件,虽然以前也曾接触过相关案件,但是若要真的将家事类案件全部扛在肩上,对我来说还是具有挑战性的。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固天下稳。可俗话又说“清官难断家务事”,那我这位法官能不能理一理这家事呢?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了我的家事审判之路。
初来乍到,每天听到的最多的话可能就是“你别调解,根本调解不成。我们已经很多年都是这样了!”几乎每个家事案件的当事人都这样说,但即便调解有困难,我们也想力争调解。我每天都在人性的“大河”里划船,也会被当事人的情绪所影响,但是如果因为我怕困难,让当事人错失了一次重归于好的机会,这是我的失职,更是家事审判的遗憾!因此在调解中,我和我的团队一直秉持着“倾听为先,说理在后”的调解原则,打下信任的调解基础后,采取“面对面查清事实、背对背分别调解的方式,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我们团队做过一个小调研,在每一件争议较大的案件当中,我们在庭审之外调解次数均达到三次以上,每次调解时长一小时以上,每件案件保证双方“面对面”调解一次以上,“背对背”调解两次以上。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来,家事团队共受理案件708件,案件调撤率63.5%,案件服判息诉率达到98.01%。
我们在审理家事类案件的过程中,初衷是让“和为美”的种子在更多家庭重新绽放,但是对于双方感情彻底破裂、一方存在家庭暴力、赌博、严重酗酒滋事等原则问题时,我们也将保护妇女儿童的宗旨贯彻案件审理始终。
前不久,家事审判团队发出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系夫妻关系,婚后双方经常发生争吵,常常一言不合,被申请人便对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当她来到法院找到我要求申请法院人身保护的时候,脸上身上还带着很严重的伤痕,走路一瘸一拐,身边还领着孩子,我这颗当母亲的心都揪在了一起。我们核实了她的情况后,立即联合公安机关、社区力量,以司法强制力为后盾,共同筑起人身安全“隔离墙”,保护申请人的人身安全,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一个月之后,我们又对这名申请人进行了回访,双方已经通过他人帮助沟通在协商婚姻事宜,申请人说这一次被申请人没有任何暴力倾向,她很感谢我们帮了她。与此同时,我们也一直在加强《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民法典》的宣传,让父母肩负起责任,未成年树立起法律意识,我们还向不积极履行抚养义务的父母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让更多的父母从“合法家长”向“合格家长”转变。
时光如梭,回首不觉时光荏苒。从事审判工作已二十载,我时常告诫自己不仅要“不忘初心”,更要“与时俱进”,始终紧紧围绕“公平和正义”这个主题,时刻将“公平是根本要求,正义是人民期盼”铭记于心间,忠实履行好一名法官的职责使命。在今后的每一个日日夜夜,我将在这片美丽广袤的草原上,用一颗真心、持一盏天平、守一份使命,为我所挚爱的审判事业贡献毕生的力量!




 
来源:太仆寺旗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