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正镶白旗人民法院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抓实“公正与效率”,充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政协+法院”多元纠纷化解体系,努力做好诉源治理“加减乘除”法,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10月至今,政协委员参与该院案件调解13件,调解成功7件,结案标的3.37万元,有了政协委员充当法院多元解纷的“生力军”,众多案件当事人的心结迎刃而解。
找准“发力点”
在体系建设上做“加法”
凝聚工作合力,加大治理“力度”。积极推动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的有效衔接,联合政协制定《关于推进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办法》,明确职能职责,统筹各方资源力量,画好治理工作最大“同心圆”。健全组织保障,加强治理“深度”。成立正镶白旗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领导小组,明确政协委员的调解范围、完善调解组织建设、规范调解工作流程,对于法院受理的适宜政协调解的民商事纠纷案件,在立案前积极引导当事人开展诉前调解工作。打造解纷新模式,加升治理的“温度”。政协与院党组多次研究部署,以政协委员参与法院调解工作为切入点,于2023年10月24日在法院举办“政协+法院”调解工作室揭牌仪式,聘任9名政协委员为特邀调解员,主动参与案件调解、开庭审理、信访听证等活动,将法官和政协委员两支力量整合在一起,释放出1+1>2的效能。
织密“解纷网”
在群众诉累上做“减法”
深化多元调解,减少诉讼增量。走进“政协+法院”调解工作室,旗政协委员正在和法院工作人员一起调解8件物业纠纷案件,经过共同努力,调解成功4件。“部分业主因各种原因未按时缴纳物业服务费而被物业公司起诉。我们积极与业主和物业公司沟通,为大家解‘法结’化‘心结’。”政协委员乌仁塔娜表示,参与诉前调解学到了不少新的法律知识,既化解了矛盾纠纷,又推动了社会和谐稳定,收获很大。坚持因地制宜,探索特色调解品牌。旗政协与法院积极调动驻村工作队、苏木镇党委、嘎查“两委”等基层解纷力量,将巡回审判与地区民族特色相结合,在乌兰察布苏木、宝力根陶海苏木设立蒙古包特色巡回审判点,在明安图镇那日图嘎查创建“无讼嘎查示范点”,用于开展立案、调解、开庭、接待群众来访、法律宣传等工作。结合当地矛盾纠纷特点,将各苏木镇党委副书记作为政协委员特邀调解员纳入调解员队伍,充分发挥政协协同调解优势,年内化解矛盾纠纷40件,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途径。优化在线诉讼,减少诉讼成本。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推进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享受诉讼服务。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与群众联系密切、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定期对特邀调解员进行操作培训和业务培训,为解纷工作强力推进、规范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打出“组合拳”
在联络沟通上做“乘法”
依托“政协+法院”联动工作模式,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让政协委员能够深入了解、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法院工作。主动开门“请进来”。以“代表委员开放月”活动为契机,广泛开门纳谏,大兴调查研究,利用开展专项活动、审理重大案件等时机,主动邀请政协委员“零距离”见证执行现场、“面对面”旁听庭审、“融入式”参与调解。敞开心扉“走出去”。政协委员特邀调解员来自各行各业,不同的经历也让他们在做群众工作时更容易感同身受。法院充分借助该优势,有效利用蒙古包特色巡回审判点,协同政协委员共同参与化解矛盾纠纷,推动矛盾纠纷调解手段多样化、调解过程规范化。
走好“普法路”
在宣传盲区上做“除法”
聚焦搭平台,提升宣传广度。在法院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发布“政协+法院”亮点工作、审执动态、联络情况等内容,为政协委员深入了解、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法院工作创造条件、提供平台。聚焦多形式,提升宣传浓度。充分探索新媒体与传统宣传模式相融合的多元沟通渠道,在法院公众号、微博、官方网站等平台开设“以案普法”专栏,以审理的真实案例为蓝本,用身边案例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聚焦挖选题,提升普法精度。开展“订单式”普法,以重要普法时间节点为契机,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法律问题,开展多维度的“政协+法院”多元纠纷化解宣传活动,切实让群众意识到发生争议不仅可以找法院,还可以找政协委员调解案件。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32次,受众3860人次,发放普法宣传册8000余张,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500余次。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正镶白旗人民法院将不断深化“政协+法院”多元解纷机制,有效激发协商力量与法治力量相结合的互促优势,建立健全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民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解纷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