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16人获刑!正镶白旗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结一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
作者: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1-09 17:28:52 打印 字号: | |
为进一步震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有效预防和遏制关联犯罪的发生,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2023年12月至今,正镶白旗人民法院集中审理了16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对16名被告人予以刑罚处罚,并采取系列措施,警示社会公众抵制诱惑,坚守底线,远离犯罪。


依法严惩犯罪分子

切实维护财产权益


在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中,为逃避法律的追究,从法律意识淡薄又急需用钱的人群下手,以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等手段为诱饵,诱导被告人出租、出售个人银行卡、手机卡帮助电信网络犯罪行为人“支付结算”而触犯法律。上述16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至一年六个月不等刑罚,并处罚金1000元至5000元。



正镶白旗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在审判中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做到当严则严,该宽则宽,准确定性,不枉不纵,彰显该院坚决依法打击犯罪、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坚定决心。




强化普法宣传

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为延伸审判效果,2023年以来,组织干警先后18次前往寺庙、那达慕会场、政务大厅、武警中队、蒙古包特色巡回审判点等场所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进行集中宣传。同时,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官方网站及时推送工作动态和典型案例74频次,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营造全民防诈反诈的良好氛围。





法官提醒

“帮信罪”号称近年来现实中最高发、最容易让人忽视的犯罪类型。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

通常表现为,为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提供银行账户及手机号码,用以接受并转移犯罪所得。法官在此呼吁大家要妥善保管个人信息,切莫心存侥幸,为蝇头小利将自己的银行卡、电话卡、支付宝、微信账户等出售、提供给他人进行转账,为不法分子犯罪提供作案工具,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



 
来源:正镶白旗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