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为民筑和谐
法耀北疆促团结
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
以优质司法守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连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北部,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13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国家和自治区向北开放的前沿和窗口。
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二连浩特市法院作为口岸审判机关,肩负着维护边疆安宁和社会安定、守护社会公平正义、展现国际司法形象的重要职责。守好祖国“北大门”,拱卫首都“护城河”,二连浩特市法院坚持能动司法理念,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一主题,聚焦自治区两件大事,依法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强载体
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太感谢你们了,我白天要放牧没时间,现在让你们加班加点,真是过意不去!”当事人哈某一边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一边向法官表示感谢。这是二连浩特市法院“石榴籽”诉讼服务工作站在今年2月成功调解的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由于哈某拖欠物业费,物业公司多次催缴未果,加之哈某常年居住牧区手机信号不畅且双方语言不通,矛盾日益加剧。物业公司遂将哈某诉至法院。案件受理后,“石榴籽”诉讼服务工作站立即选派经验丰富的法官与哈某取得联系,承办法官通过微信向哈某详细解释相关法律法规、分析道理、讲明利弊,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该起纠纷圆满解决。
筑根基
打造边疆稳固“强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治国必治边。二连浩特市总面积4015.1平方千米,中蒙边境线长72.3千米,二连浩特市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严厉打击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稳定等各类违法犯罪,切实履行好筑牢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重大责任。
搭平台
织密诉源治理“解纷网”
今年3月中旬,二连浩特市法院在办理一起离婚纠纷案中,邀请两位当事人所居住社区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政协委员的青江以特邀调解员身份主持调解,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了解社情民意、信息来源广、群众基础好的优势,多方合力让起初争得面红耳赤的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为矛盾纠纷做“减法”。
近年来,为破解口岸案多人少的难题,二连浩特市法院以“四室两站一家”7个特色调解平台为依托,构建“法院+N”多方联动工作机制,打造“老张调解室”“劳动争议诉调工作室”“涉企调解工作室”“商会调解之家”“人大代表+特邀调解员多元联动调解室”“政协委员调解工作站”等7个特色调解品牌,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合力,成为一道北疆靓丽的“枫”景线。诉前调解各类纠纷成功率达到82.84%,诉前调解平均办理时长仅4.15天。
优服务
擦亮诚信建设“金招牌”
二连浩特市法院以提升执行质效为根本,加强与边检、公安、住建、国土、金融机构等部门协作联动,对被执行人进行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加大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让诚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步步难行”,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