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拉盖管理区人民法院聚焦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工作目标,践行能动司法理念,不断推动完善执行工作长效机制,持续加大执行力度,在不断提升执行质效、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征途中奋勇前行。
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
以速度破解执行难
““
在执行指挥中心明确工作人员责任分工,保证专人专岗、权责明晰,履行好值班备勤、指挥调度、案件分流、网拍管理等职能,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的信息交换、指挥调度、决策分析功能。
以打造科学、高效、规范的工作机制作为重要抓手,建立健全了涵盖党的建设、审判执行、司法廉洁等方面的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了全面完整的机关工作体系。深化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改革,加强智慧执行,努力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2023年受理各类执行案件579件,执结541件,执行到位金额3671.1万元。
善用强制措施
以力度攻坚执行难
“3万块对我来说真不是个小数目,这桩心事终于解决了。”
2023年9月,樊某与王某就一起装饰装修合同纠纷达成调解,双方约定如王某未按照室内装修合同要求在2023年10月1日前完工,则王某赔偿樊某损失30000元。在到期后王某并未履行,无奈之下樊某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2024年2月19日,樊某向法院提供王某的行踪,执行干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经过执行法官释法明理后,被执行人王某仍拒不履行生效文书确定的义务,执行干警依法对被执行人采取司法拘留强制措施。被拘留后的王某这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积极联系法官,与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约定下月履行案款。
执行工作是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树立司法权威与司法公信力的最后一公里。面对不配合执行工作的被执行人,查封财产、拘留、腾房等措施不仅能彰显法院依法严厉打击拒执行为的决心,还能有效打击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行为,用实际行动提质增效,维护司法权威,提升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善意文明执行
以温度化解执行难
2023年4月13日,被告艾某、那某与原告乔某达成调解协议,艾某限期内给付羊畜承包款,那某作为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调解书生效后,艾某未按期履行,乔某于2023年10月11日申请强制执行。该案立案执行后,向被执行人送达了相关法律文书后,经执行员多次电话释明及当面告知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法律后果后,被执行人艾某仍拒不履行。
对此拒执行为,乌拉盖管理区人民法院于2023年10月25日向被执行人发出《预处罚通知书》,随后通过各种方式释法析理,经过反复多次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被执行人艾某、那某在11月3日主动联系法院,同意给付申请人欠款,并签订了执行和解协议,当场给付了12万余元。该案现已执行完毕。
《预处罚通知书》以预留时间、提前警告的方式,对被执行人发出“惩戒预警”,留给“能而拒不履行者”抉择空间,既达到了威慑、督促执行的目的,体现了司法严肃性和执行威慑力,又彰显了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兼具教育性和灵活性,做到了惩戒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有效提高了执行效率,节约了司法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