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旗里开车到我们这里有三百多公里,谢谢法官和人大代表不辞辛苦、耐心细致地为我们调解,给我们省去了很多的麻烦。”被告王某某说。
为了在审判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了解民意、体察民情的优势和监督作用,促进司法公平公正,近日 ,苏尼特左旗人民法院采取“巡回审判+人大代表”的调解方式,成功化解一起农村建房施工合同纠纷。
2022年4月,被告雇佣原告盖300平房屋进行水泥墙体施工,完工后因被告暂无力支付工资而与原告签订欠条,但始终未付清施工款,原告在此期间多次催要,被告一直借故拖延,无奈之下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
经了解,双方当事人对于案件事实争议较大,原告一方认为被告应付清剩余建房款;被告一方则认为,交付使用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墙面有裂痕,要求原告进行修缮,并提起了反诉。
本着“一次性解决纠纷”的审判理念,承办法官专门邀请了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大代表,一起通过走访、实地勘察等形式了解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并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起初双方当事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调解僵持不下。法官积极向双方当事人释法析理、耐心劝说,人大代表则从讲情理的角度协助法官为双方当事人提出了参考性解决方案。经过3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双方当事人的情绪有了较大缓和,态度也有了明显转变,但因“积怨较深”,当天并未调解成功。次日,办案法官趁热打铁,再次联系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极力化解双方当事人心中的“不满”,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调解意见,握手言和。
该案件的调解充分发挥了“法院+人大代表”的优势,人大代表宝德格日乐深有体会地说:“通过参与此次调解才体会到法院调解工作考验的不仅仅是法官的专业素养,更是他们的耐心。也更加深刻体会到,参与案件的调解过程是人大代表深入了解法院工作和社情民意的有效途径。”
下一步,苏尼特左旗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强化人大代表沟通联络机制,充分发挥“巡回审判+人大代表”在化解牧区矛盾纠纷中的优势,努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平安锡盟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