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以案说法】借名购车引纠纷 法院调解促和谐
作者:宣传处  发布时间:2024-09-19 11:27:29 打印 字号: | |

“多亏了法官,帮我们挽回了损失,也维系了我们的亲情。”近日,锡盟中院成功调解了一起借名买车行为引发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不仅实质性化解了矛盾,也让双方当事人重归于好。



2021年5月,原告刘某与被告范某某(系原告表姐)、刘某某(系原告表姐夫)签订《借名买车协议书》,约定刘某某、范某某借用刘某的名义按揭申购小型轿车一台,以刘某名义办理车辆登记。按揭贷款首付款及每月还款金额均由刘某某、范某某负担,并在车辆按揭还清后双方及时办理车辆变更登记,同时刘某某、范某某向刘某支付补偿金5000元。后被告刘某某、范某某偿还完毕购车贷款,办理车辆变更登记条件时,刘某某、范某某拒绝支付补偿金亦不配合办理车辆变更登记,遂引发诉讼。


“如果是别人我也不会这么生气,本身还是亲戚呢,却这样处理事情!”刘某气愤不已。

中院受理该案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阅卷,详细了解案情,发现该案事实清楚,双方争议不大,仅是因双方存在对立情绪,互不相让导致诉至法院。基于双方存在亲属关系,本着化解纠纷、维系亲情的原则,承办法官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多次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协商,耐心释法明理、答疑解惑,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办案人员趁热打铁,约见双方当事人签订调解协议、当场履行全部款项,并与当事人共同前往车辆管理部门办理了过户手续。至此,该案得以成功调解,当事人也在最短的时间解决问题、修复关系。


法官说法


借名买车中,借名人因各种原因需要借助被借名人的名义购买车辆,被借名人提供身份证明和购车资格,借名人支付购车款及实际占有使用车辆。实践中,借名买车通常存在“车户分离”现象,具有较大风险隐患,如被借名人可能面临借名人不按期还款导致的信用受损、车辆违章导致的行政处罚等,而借名人也可能出现被借名人反悔导致钱财两空、被借名人负有债务导致车辆被强制执行等风险。因此,为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借名买车时应签订书面合同,就相关事项做好详细约定,并在条件成就时及时办理车辆过户,避免产生争议纠纷。






 
来源:中院民二庭
责任编辑: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