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送达是审判的第一关口,送达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案件能否正常审理与执行。一直以来,锡盟中院以创新改革精神着力解决“送达难”问题,探索形成集约送达新模式,积极推行“线上为主、线下为辅、全程留痕”工作方法,为提升审判效率、高效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按下“加速键”。
文书送达存在的客观问题
2022年9月,锡盟中院联合中国邮政锡盟分公司,打造锡林郭勒盟集约送达服务中心。该中心由邮政工作人员入驻法院,通过人民法院审判系统与邮政送达平台的对接,开展包括电话送达、邮寄送达、直接送达、委托送达、公告送达、协查找号、文书打印等集约服务,实现了送达任务集中受理、送达电话集中呼叫、送达方式按需调配、送达结果自动反馈。
送达中心成立以来,共计送达案件4.17万件,涉及当事人11.21万人,完成送达任务18.23万人次,电子送达平均时长0.5天,邮寄送达平均时长7天。
为进一步提升送达质效,锡盟中院多次对送达网上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审判部门完成文书制作、电子签章后,在办案系统发起申请,送达任务直接线上流转至送达专员,由集约送达中心完成“一揽子”送达工作。集约送达平台详细记录送达节点流程并反馈送达结果,实现办公内网线上查询送达结果,大幅减少相关工作耗时。建立完备的送达队伍,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增加人员,确保送达高速及时。
使用送达前后对比
2024年5月,锡盟中院联合盟司法局、盟律协会,建立全区首家法律工作者电子名址库备忘录,并于同年7月举行了法律工作者电子名址库建设启动仪式暨首批法律工作者名址入库签诺仪式,通过深入推广使用,全盟45家律师事务所308名律师、28家法律服务所111名法律工作者名址信息入库,法院可直接在名址库中检索到法律工作者预留的电子送达地址,通过集约送达平台向预留地址以发送电子信息的方式快速送达各类诉讼文书,实现诉讼文书“秒送”“秒收”。